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我是食客。马六甲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我是食客。马六甲. Show all posts

Saturday, September 20, 2014

在地人才知道的马六甲酿豆腐

最近没有很忙,每每在放工回家的路上都告诉自己用了晚餐后就开始更新部落格。可是吃饱后就懒惰了,滑滑手机就去睡了。是的,拍了婚纱照后就恢复晚餐了。当然也开始复胖了。晚餐果然是减肥的克星。虽然平日没有很忙,但周末都是很奔波,新国、马六甲、芙蓉三地跑。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高速公路上,还有一部分的,就是去揾食了。

 photo IMG_6859_zps9611d920.jpg

这个酿豆腐他吵了很久要去吃。几经波折终于可以去吃了。一路上不断的告诉我那里的酿料有多好吃,规矩是何其多。第一个规矩是,不可以去点餐。这里和 mee bodoh 一样,到店里直接找位子做就可以了。千万别去找老板点餐哦,会被骂的。

 photo IMG_6858_zps3272939c.jpg

店不可貌相,这样简陋的店面,就只有一个卖酿豆腐的摊位,居然是客满,还有人站在一旁等位子的。虽然是不可以上前点餐,可是是会有人上前来问你要喝什么、吃什么的。也不要伸手去叫他们点餐哦。基本上他们都很专业,动作很快。我们一做下来就会有人来收拾桌子,过后另一个人会来问饮料,再另一个人会来点餐。看起来是家族生意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。

 photo IMG_6845_zps91fd4d79.jpg

在马六甲我常点薏米酸柑,好像也只有在马六甲会看到这个组合。第一次跟薏米酸柑邂逅就是在马六甲。薏米加酸柑的口感很好,带点酸很开胃。

 photo IMG_6847_zps3076fe75.jpg

看到隔壁桌有点烤面包,嘴馋的我也跟着要了一份。看到店家是用massimo 的面包,所以才要点。

 photo IMG_6848_zpsd75e574d.jpg

吃着时他问我,不如多点一份?就不过massimo面包烤过后搽kaya牛油,普通不过的组合,却让我们吃了一口就想加点一份。真奇妙。吃过烤面包,让我更期待他口中的酿豆腐。

坐着等酿豆腐时,他笑说我也突然变成了马六甲人了。因为这里的食客啊,都是静静呆呆的等点餐、等食物,然后默默的吃,再默默的走。真的,一般的茶餐室都很吵,大人讲话小孩哭闹是司空见惯的事。在这里像是有魔咒似的,连小孩都是静静的。他说,安静也是这家店的规矩。真的太了不起了。这里的食物居然可以让人的嘴巴在不是进食时都闭着。而我也不小心的发现,这里居然没有人在滑手机,完全看不见3C 的踪影。唯一一个会拿手机出来的就是我了。所以我都是很快手脚的拿手机出来照张相就立即把手机放进包包里。游客的身份不可太明显。

点餐后会有人送上酱料和筷子,以区辨已点餐的顾客。这点有聪明。所以这里的食客就只需要完全被动就好了。

 photo IMG_6850_zps7f20accf.jpg

等了半小时,让人朝思梦想的酿豆腐终于上桌了。小妹说酿豆腐卖完了,所以多给豆枝取代,然后再跟我们确认是否还要加豆枝。我们在点餐时是有要求多加豆枝。店家觉得我们已有多加的豆枝,所以跟我们再确认,而不是直接加给我们。我觉得这个是另一个加分的地方。而不是为了赚钱而硬要我们多点。后来,我认为是店家不要我们点太多豆枝,因为他们不够卖!

这家酿豆腐早上八点开始营业,我们十点到。然后被告知,其他酿料都卖完了,只剩下酿豆腐,豆枝和鱼丸。十点半时,我们的食物上桌了,却被告知酿豆腐也卖完了。到我们吃饱准备离开时,听到店家告诉刚到的客人,豆枝有也卖完了!好夸张!

 photo IMG_6851_zps6662e3e9.jpg

配酿豆腐的主食。干捞,通常我都会点果条。这里用的果条比较厚和粗。有点像有嚼劲的猪肠粉。干捞的吃法是要配上店家不辣的辣椒酱。

 photo IMG_6852_zps9958afce.jpg

原本的组合应该是两个酿豆腐、两个豆枝、两个鱼丸。在酿豆腐从缺的情况下,我们各有四个豆枝了。同样是配上甜酱和辣椒酱,像吃点心那样。原本以为豆枝泡在汤里会绵绵的影响口感。可是却不会!泡在汤里的那半吸满了汤汁,另一半没沾到汤所以还是脆脆的。豆枝吃起来居然是多汁又爽脆的。好奇妙。听说这里的酿料都是店家自制的,家乡味比较浓。汤头是用黄豆去熬的,就算喝完一整碗也不会像吃了味精汤那样口干干的。

 photo IMG_6855_zpsf5b692be.jpg

这里的食物,我不太会形容。很简单,很普通的味道,却可以让人静静的一口接一口的吃,吃饱后还想带家人、朋友来吃。两人份不包括饮料和烤面包是RM10.40。这样的价钱,这般味道,我觉得满合理。

我跟他说,下次有朋友来马六甲,我们就带他们来吃像这样马六甲人喜欢吃的食物就好了。前提是要可以早醒,还有要安静。人多的就要三思,不然等位是件痛苦的事。这次只有我们俩,很容易就找到位子挤了下去。搭桌是普通的事。反正大家都是静悄悄的来,静悄悄的吃了就走,不带走一片酿豆腐云彩...

Friday, June 6, 2014

马六甲人的笨蛋炒面 - mee bodoh

这一年是我去马六甲去得最频密的一年了。到目前为止每个月都去最少一次。还有半年就正式成为半个马六甲人,以后会有更多马六甲的美食分享。

现在要分享的马来炒面,一直都听阿伦称它为mee goreng hassan。我跟着他也吃了很多次,也以为这马来炒面的店名就叫mee goreng hassan。这天我仔细观察了很久,这个路边摊根本就没有店名嘛...Hassan 这个名是怎么来的啊?而阿伦吃了几年,也是现在才知道,没有招牌哦?而同桌的马来同胞makcik,称它为mee bodoh。为什么是mee bodoh?

首先,来这里,就要眼明手快的找位子坐咯。这天只有我俩,很快就找到位子,因为我们“搭台” 。不然,小小的店铺根本装不下这么多食客啊。然后,就去有人龙的地方排队。建议兵分两路,一个人找位子另一个人去排队咯。

 photo IMG_5998_zps54178ca5.jpg

你一定以为是排队点餐对不?错!

 photo IMG_5997_zps85377aa1.jpg

这里只有一个队伍,就是排队拿鸡蛋的。估吾到叻... 这里的鸡蛋,是用辣椒油来煎的。不能吃辣的朋友,自己保重咯。sambal 辣椒和黄瓜是自助式的,要吃多少就拿多少。sambal 是辣的。重点是它的辣也是很bodoh 的是慢很多拍的。就是开始吃时不觉得怎样,然后就会不自觉的多加点辣椒。当你发现原来它是辣的时候就太迟了,因为它会越来越辣!

 photo IMG_6001_zpsde2f053a.jpg

想吃却受不了辣的怎么办?安啦,桌上都会有一瓶醋是解辣的。阿伦说加了它什么味道都没了,所以我就没试过加醋的炒面。

 photo IMG_6002_zpsd55d5eab.jpg

这里要吃鸡蛋是要去排队的。那要吃炒面呢?坐着等。我没戏弄你哦,要吃炒面静静的坐着等就好了。黑衣那位是炒面的,蓝衣那位是负责派面的。派面??

 photo IMG_6004_zps1a58f7cb.jpg

是的,只要你乖乖的坐着等,蓝衣叔叔就会把面送上桌了。一般上,每个人会分得一碟炒面,要加面的记得要在面送上是就加点,不然就要等很久了。

 photo IMG_6005_zpsb48f6526.jpg

这炒面,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。

 photo IMG_6009_zps000e7845.jpg

换个角度看... 为什么后面那碟的面这么多?因为有人忍不住了,已把两碟炒面加在一起,要大快朵颐了。

 photo IMG_6007_zps287747f5.jpg

再近一点看... 这炒面根本没什么,什么都没有嘛。不吃芽菜的朋友怎么办?这个炒面只有黄面和芽菜,那sambal 和黄瓜跟煎鸡蛋的是一样的。是不是不明白,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吃?迟来还吃不到!

 photo IMG_6012_zpsc6c4d62d.jpg

这个面,该怎么吃呢?我的习惯,是把sambal 和鸡蛋移到炒面上。要小心哦,因为...

 photo IMG_6013_zpsd47d645e.jpg

是溏心煎蛋呐!这个时候才把鸡蛋弄破,拌匀,让面条都沾上蛋黄。

 photo IMG_6014_zpsd21ca835.jpg

再加上黄瓜。然后,然后什么呢?然后就开动咯~~这个炒面,很普通。人家槟城炒果条超大虾多有诚意啊... 相比之下,这炒面真的太太太普通了。很神奇的是,这么普通的炒面,居然可以让人一口接一口,吃到满头大汗、肚子滚烫,还是要把它吃完,而且是吃到很开心满足。真的,我没看到别的桌上有剩下吃不完的炒面。普通简单的炒面,却能俘获大家的胃。

现在,终于明白mee bodoh 的由来吧。难怪 makcik 说: mee ini, orang bodoh baru datang makan... 啊...现场有好多orang bodoh 食客在吃啊...

Friday, May 30, 2014

下雨天,在马六甲吃肉骨茶

某天,和阿伦到马六甲去。忘了是哪天,去马六甲办哪件事。只记得,办事前是要先去吃猪肉沙爹。那个猪肉沙爹念了很久,却一直都找不到机会去吃。这一天终于乔到了时间,竟然,下雨了。我知道吃沙爹和天气没有关系。可是下雨天,天气冷冷的,就会想要喝热热的汤暖暖身子。于是,我们就这样,去吃了马六甲的阿兰肉骨茶。

说到肉骨茶,大家一定会先想到巴生。 巴生肉骨茶是不错,可是我觉得汤的猪骚味比较重,我喜欢药材味比较浓的汤头,所以阿兰肉骨茶比较合我胃口。

 顾名思义,阿兰肉骨茶就是阿兰所研发的肉骨茶。可惜,老板娘阿兰在几年前往生,现在只由丈夫和孩子在打理肉骨茶店。

 photo IMG_5647_zps98c48ad2.jpg

吃肉骨茶一定要有的蒜米、小辣椒和油条。不久前上餐馆吃饭,我们要求小辣椒和蒜米。服务生安娣只送上小小的一碟。结果当然是不够吃,于是就厚着脸皮再送上另一小碟的小辣椒和蒜米。然后无所事事的服务生安娣就和我们聊了起来。“你们很会吃辣椒hor?我们的厨师也是很喜欢吃小辣椒,不管煮什么都要加小辣椒。害我们每次都吃到很辛苦、很辣。他是马来西亚人,不知道是不是全部马来西亚人都很喜欢吃辣。” 是咯,我很喜欢吃小辣椒。中学时放学后要自己准备午餐,我都是煎颗蛋,加点酱油和小辣椒就可以吃一大碗饭。家里就种了好几棵辣椒树,要吃才去采,很爽的!

 photo IMG_5651_zps3f209832.jpg

不管去那里吃肉骨茶,指定动作一定是... 给蒜米、小辣椒淋上浓浓的黑酱油。不知道这个方法是谁发现的,人人都懂、人人都会啊。

 photo IMG_5648_zps2337e373.jpg

阿兰肉骨茶有一个很诱人的卖点,就是这个咸菜。每次来都不是我点菜,所以我不知道这个原来是叫咸菜,而不是酸菜?

 photo IMG_5649_zps49985c0f.jpg

因为啊,它吃起来是酸酸甜甜的,带点微微的咸,我就一直以为它就叫酸菜了。这个看似普通的
咸菜,味道可不得了。配饭吃一流啊!

 photo IMG_5653_zpsdc7d781a.jpg

咸菜配白饭已经很好吃了。难得这天的芋头饭还没卖碗,一定要来两碗!开玩笑的,两碗怎么够呢?吃到一半当然是要加饭咯。

 photo IMG_5655_zps68154a96.jpg

害人加饭的除了咸菜,当然还有主角肉骨茶了。我们这锅是两人份的default 肉骨茶,就是什么料都有一点。有排骨、三层肉、肉碗、内脏等。不吃内脏的可以要求不要。这里的内脏没有异味,所以是ok 的。和别的地方不一样,这里的肉骨茶是有加芹菜的,为肉骨茶增添了脆脆的口感。很多人都不喜欢芹菜的味道。可是这里的芹菜切得薄薄的,泡过汤后芹菜味少了但依然还是脆脆的。

 photo IMG_5656y_zpscd6b304a.jpg

这里的手工肉丸是店家自己做的,外面是吃不到的。感觉这肉丸好像没从前的好吃,这一天的比较软绵。但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。

哎呀... 写着写着,又开始想念肉骨茶了...

Tuesday, April 1, 2014

牵手的六周年,咱们去吃屎

每一年的大小节庆,我们都没什么计划如何庆祝。原因很简单,因为大日子通常都不是周末,我们无法见面啦。现在回想,我们好像连在情人节去餐厅吃情人节大餐也没试过?虽然今年的牵手周年纪念日是在周末,可是也是什么计划都没有。那天我们都要上课,7am-11pm,怎么庆祝呢?想上完课去玩玩也不行,第二天的课也是早上七点就开始。想想我们的周年纪念日可以一起上课也很不错,我们已五年没有一起上课了!哇哈哈...

为什么明明是上课,标题却是去吃屎呢?因为啊,课程提早结束!9.30pm 就放人了。我们就很即兴的去吃lut lut,当然不是大家都在排队的那两间,而是传说中马六甲第一家卖lut lut的。结果,没开!前天经过时明明有开档的,为什么我们要吃时就没有?所以,我们才会改去吃屎了。

 photo IMG_5393_zps4936d313.jpg

是啦,其实我们是去沟渠边吃蚶。

 photo IMG_5387_zps1879a3af.jpg

 photo IMG_5389_zpsd6c59eb1.jpg

那小妹妹好像不是自愿来吃蚶的。这里的环境卫生没有很理想,不推荐给有洁癖的朋友哦。阿伦有小小声问我,如果看见老鼠,会不会喊出来?不会,只要那老鼠不要撩到我的脚。我很怕小贩中心的流浪猫。每次它们从桌底走过尾巴又不小心的撩到我的脚时,我都会不自由主的喊出来,很 geli 啊。

 photo IMG_5405_zps8c54cbd2.jpg

不久前我们也来过这里,不过是另一摊。两家卖的食物大同小异,味道却不大一样,各有各自的拥护。这天我们是去阿贤介绍过的那家。

 photo IMG_5394_zpsfb2f14d7.jpg

这个是四宝 - 豆干、腐竹、鱼丸和油条。

 photo IMG_5400_zpsda849e5e.jpg

来这里是一定要点蚶的嘛。

 photo IMG_5402_zpsaa09cfea.jpg

不知道为什么,我觉得这家的贝类都是没味道的。

 photo IMG_5392_zps70323b31.jpg

虽然,我们都觉得来这里是吃酱的,食材是其次。说实话,我比较喜欢另一摊。那家的酱很顺喉,不像这家的吃了感觉那酱是粘在喉咙里的。

 photo IMG_5403_zpsfd6f0fbe.jpg

这个,好恐怖。我第一次吃,只吃了一个最小的就不敢再吃了。它的口感,就像是在嚼树胶带,有点碱水的味道,还有一点点嗅起来的臭豆腐的味道。在台湾吃过一次臭豆腐,嗅起来很臭,吃起来一点都不臭。这个田螺却相反,嗅起来不臭,吃起来却很臭。即使是沾了满满的酱也盖不过田螺本身的味道。我不敢吃,有人却乐得其乐把一整盘磕干净。

我比较喜欢的是以下这档,在同一个巷子里:

 photo IMG_5408_zps03b6846c.jpg

穿线条衣的老伯平时是坐在凳子上烤和捶鱿鱼的。这家的酱比较合我口味。

 photo IMG_5406_zps60668630.jpg

这家的规模也比较大,下次我还是回来这家吃好了。

Saturday, February 8, 2014

马六甲除了鸡饭lutlut还有面线

很久前看过有人分享品品香的面线,却一直没机会尝试,久了也忘了它。后来在面子书又看到朋友分享马六甲美食的文章,品品香有在里头,就以旅客的心态去鸡场街找吃去了。

 photo IMG_4827_zps15ed3fe7.jpg

看地址其实没很好找,所以都是凭感觉和眼力,去寻找黄色的建筑。还好,很快就找到了。

 photo IMG_4830_zps49e4ab39.jpg

品品香也许不是很多人懂,可是Orang Utan 一定有更多人知道吧。品品香就在Orang Utan 隔壁,只隔了一个小小的巷子。

 photo IMG_4829_zps565692d4.jpg

品品香的餐单很简单,一眼就看完了。之前做过功课,知道这里的面线和猪扒都很有口碑,所以就交代伦先生点一份面线和一份猪扒,因为想留肚子吃另一条巷子的猪肉沙爹。哪晓得人家趁我在拍照时点了两份面线、猪扒和蚝煎。结果当然是在第一摊就吃到撑了,又再次看到却吃不到猪肉沙爹了。

 photo IMG_4828_zps6c63edb8.jpg

点餐后就是考验耐心的时候了。主厨都是一份一份的煮,而不是煮一大锅过后才分开装盘。所以啦,我是等到薏米水都快喝完,面线才上桌的。

 photo IMG_4834_zps71f32fd3.jpg

看起来像水水一碗汤,其实是好料沉底。有猪肉、内脏,还有人家很爱的猪油渣。猪油渣很香脆也很罪恶,最后还是从我的碗里游到人家的碗里。这里的面线其实就是我们的猪肉粉啦。只是品品香做得很清淡,又没有猪骚味,还是不错吃。

 photo IMG_4836_zps98b4c491.jpg

当伦先生下单点蚝煎时我有劝阻此蚝煎非彼蚝煎。奈何有人劝不听,硬是点了个蛋煎。是的,马六甲的蚝煎里的蚝是小到要用放大镜找的,跟槟城的相比是小巫见大巫。如果以蛋煎相称,它倒是挺不错的,至少还是外催内软。我说,这蚝煎大概是只有长相比较像蚝而已。

 photo IMG_4839_zps7c881452.jpg

好戏总在后头,它是让我和猪肉沙爹擦肩而过的罪魁祸首-- 猪扒。很久前听闻雪隆一带的镒记海南猪扒很好吃,却一直都没机会去见识。而网评的品品香猪扒好像很不错,所以就决定尝尝。

 photo IMG_4840_zpsc485fb2b.jpg

猪扒上桌后就有一把很愧疚的声音响起“我真的不知道十多块的猪肉是这么多的”。后悔已来不及啦。我们两人就这样吃完了这四人份的午餐。而搭桌的两对情侣,四个人只吃了两人份。所以,不要光羡慕别人的风光,要好好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。

*面壁思过中...*

Friday, January 24, 2014

为什么去马六甲要吃鸡饭粒?

一直都很不明白,为什么马六甲的鸡饭那么出名,每次经过都是长长的人龙。而土生土长的伦先生从来都没有要带我去尝试的意思,总是推搪要在烈日排这么久只为了一粒粒的鸡饭粒,不划。所以这么多年来我都没有吃过鸡饭粒...

有一天伦先生突然吵要吃鸡饭粒。明明前一晚说好要带我见识马六甲的酿豆腐。是的,那个马六甲人很坚持马六甲的酿豆腐虽然没有很出名但很好吃。这点我有点保留,以后有机会尝试才分享。

珊:“现在才八点喔,哪里有人酱早卖鸡饭粒?”
伦:“有,那间早上八点半就开了。”
珊:“有人酱早吃鸡饭的咩?”
伦:“有啦,早上去没有酱多人不用排酱久。”
珊:“那里除了鸡和饭还有什么?”
伦:“没有...”
珊:“吓?不是有asam 鱼的咩?”
伦:“asam 鱼的是另外一间。”

 photo IMG_4842_zpsea27036f.jpg

就这样,我们去了那间要排队又没有asam 鱼的中华茶室。

抵达时还没到九点,人龙还不算长。让伦先生负责排队,我就去对面的三叔公拍照了。前后不到五分钟,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:

 photo IMG_4851_zps9ea5c45c.jpg

原来真的有这么多人会七早八早排队吃鸡饭的喔。伦先生说如果我们抵达时是这个场面,他会直接载我去吃酿豆腐了。没想到在马六甲吃个鸡饭粒也是有天时的。

 photo IMG_4856_zpsab174f5a.jpg

等了差不多十五分钟终于轮到我们了。

 photo IMG_4861_zpsc3d7e72c.jpg

就座后就有个小妹妹送上配鸡饭的辣椒。伦先生强烈推荐的辣椒酱,因为它够酸够啦。我是有喜欢它啦,可是我没吃很多。因为它太喧兵夺主了,配鸡肉或饭都只是剩下辣的酸。

来了才知道,原来这里是不需要点餐的?两个人吗?小妹妹就送上两碟鸡饭粒。不够的可以要求加饭。

 photo IMG_4865_zpscf122e60.jpg

我还在想要不要吃鸡腿时,鸡肉就上桌了。胸肉和软肉参半,我还是对全软肉比较有兴趣。

 photo IMG_4867_zps86d95514.jpg

为什么鸡饭粒里的饭不是粒粒分明的?这样绵绵的很没有口感叻。隔壁那个却吃得津津有味,还一直说是酱的,鸡饭粒的饭是酱的啦。

 photo IMG_4868_zps83521ec2.jpg

吃了一口鸡肉,我就想起亲爱的沙登白斩鸡了啦。那个比这个好吃很多咯。不用排队又不用七早八早来吃。鸡肉很咸,我不喜欢。或许这不是我家乡的味道,我不懂的欣赏,这个是个人口味的问题。我想这个中华鸡饭粒还是有不少的粉丝,至少同桌的马六甲人就吃得很满足。

 photo IMG_4869_zpsf377eaa3.jpg

这里还有一个很可爱的规定,打包半只鸡只能买十五颗鸡饭粒。

珊:“帮我打包半只鸡,三十粒鸡饭。”
小妹妹:“半只鸡只是有十五粒鸡饭。”
珊:“我要三十粒喔。”
小妹妹:“不可以,要三十粒鸡饭就要打包一只鸡。”
珊:“...” (吓到,小妹妹竟然很坚决的跟我讲不可以)
珊:“酱,你给多我三碟饭,当我吃不完自己打包可以吗?”
小妹妹:“可以。”

我又被吓到了,这样可以哦?结果到最后当然没这么麻烦啦。老板娘直接把鸡肉和鸡饭粒一起送上的。

两人份的鸡饭 + 饭 + 半只鸡 + 三十颗鸡饭粒 + 一杯薏米 + 一杯冰咖啡 = RM50.20
好像不会太贵哦?